辽宁记忆-沈阳故宫百件国宝导赏

来源:沈阳新闻网作者:zuojian024时间:2019-07-03 09:27:29
  沈阳故宫是中国至今仅存的两座完整皇家宫殿建筑群之一,其代表的盛京文化、清初文化构成了辽沈地区深厚、典型的文化根基的核心,弥足珍贵。这里不仅是努尔哈赤和皇太极两代君王使用的宫殿朝堂,也是入关后康熙、乾隆、嘉庆和道光四位皇帝东巡祭祖驻跸和皇家尊藏的重要陪都行宫。历史上,曾经有近20万件的清宫御用品和内府秘籍,从北京移送这里贮藏,使之成为与北京宫苑,热河行宫齐名的清代皇家三大文物宝库之今天,沈阳故宫不仅完整地保留着内涵丰富、特色鲜明的清初宫殿,更以十万余件清宫精品巨藏和公众服务至上的发展宗旨而跻身国家一级博物馆之列。

         "让文物活起来",为秉承、贯彻党中央倡导的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合理利用文化遗产的指示精神,沈阳故宫特此举办了。百姓最喜爱的三件文物。评选活动。该展览便是与本次评选活动同步,优中选优,从沈阳故宫十万余件馆藏珍贵文物中遴选出,包含瓷器,珐琅、织等七项类别的100件文物,其中既有清早期开国皇帝御用之物,也有清中晚期帝后服饰和宫廷艺术品,可谓菁华荟萃,琅琅大观。方便观众以自身的视角,从中评选出百姓最喜爱的三件文物,以此体现人人共享文化遗产的文化追求,让文物真正的走进百姓生活,回馈社会对博物馆的热心关注。

  织    绣

  清代帝王对于宫廷冠服制度倍加重视,早在努尔哈赤、皇太极时期,就制定了一系列的服饰制度,后经过不断地精进补益,至乾隆三十一年(1766年),最终形成定制。皇帝的冠服有冬、夏之分,其中衣服按不同用途,分为举行大典时穿的礼服、吉服,日常穿的常服,巡狩时穿的行服和阅兵及战争时穿的甲胄等。皇后冠服的礼制、等级和服用场合与皇帝等齐。同时帝后还要穿戴与服饰相对应的冠、帽、鞋等。这些服饰佩饰均质地珍贵奢华,做工细致入微,充分体现了皇权的至尊与威严。

  78 清皇太极黄色团龙纹常服袍

\

  此袍为清太宗皇太极御用常服袍,是清初宫廷中少有的珍贵传世文物,原藏盛京长宁寺。现为沈阳故宫馆藏国家一级文物。

  此袍为满族传统袍服样式。圆领、捻襟(大襟)、箭袖(马蹄袖)、前后两开裾。袍料主体以香黄色卐字纹地云龙纹缎为面,为明黄色织锦缎,缎面有暗卍字锦地、团龙纹、云纹等图案,袍里内衬月白色暗花丝绫,面、里中间夹以少量薄棉缝制而成。袍领、袖间皆以蓝地云龙纹缎镶边,袖端的熨褶“赫特赫”用蓝素缎。领、襟处钉有4枚小圆铜扣,铜扣有缺失。此袍为清太宗皇太极生前御用常服袍,是清初宫廷中少有的珍贵传世文物,原藏盛京长宁寺,现为沈阳故宫藏国家一级文物。

  长宁寺的前身是皇太极的“避痘所”,建在沈阳城西五里的僻静之处,每当疫情出现,皇太极即携后妃、子女等至此躲避。据史料记载,他曾多次在避痘所活动,故避痘所也备有一批供皇太极使用的生活用品及器物,此件常服袍就为其中之一。崇德八年(1643)皇太极驾崩后,避痘所被封存。顺治十三年(1656),定此为长宁寺,并将太宗遗物作为“神器”供奉。清朝入主中原后,康熙、乾隆、嘉庆、道光等四帝东巡时均遵循祖制,在祭祀祖陵后,还要至长宁寺“恭瞻”太宗冠服,并写诗作赋。

  皇太极在位十七年,主要活动中心在沈阳故宫。目前,关于清太宗皇太极的遗物或与其直接关联的传世文物,除沈阳故宫尚珍藏寥寥数件外,藏于国内外其他博物馆者屈指可数。此袍外观虽朴素无华,但是却有着极高的历史价值。

  79 清乾隆皇帝大阅明甲

\

  清高宗乾隆皇帝阅兵时所穿甲衣,铠甲威武,其态端庄。绵甲为上衣、下裳式,表面为黄色织锦缎,边缘处镶以黑绒边,月白绸里。甲面间隔缝嵌鎏金金属片,护肩下部有云龙纹双页片。下裳分左、右两幅,前后开气,表面由五组鎏金片间隔组成,穿着时以黄带系于腰间。各配件之间均用铜扣相联,组合一体,金光耀眼。

  清高宗乾隆皇帝阅兵时所戴头盔,貂缨崴峨,宝盔金光。头盔为铜鎏金制成,表面抛光,制成兽面缨络纹、花卉纹等图案。盔顶为貂尾,下饰红缨,其下为累丝云龙纹,以擎托盔缨。盔前后各有一凸梁,额前正中突出一块遮眉,均为累丝鎏金云龙纹。盔下部左右侧为风挡,颈后部及颏下为护颈,均为黄色织锦缎,表面饰铜鎏金泡钉,边缘处为黑色绒边,左右耳部留有镂空花饰。此盔制作工艺高超,外表熠熠生辉,显得高贵而气派。

  80 清明黄江绸绣金龙冬朝袍

\

  此为清帝冬季朝袍,袍身绣刺云龙、十二章纹,袍襟缀鎏金圆铜扣五枚、披肩缀鎏金圆铜扣一枚。由于朝袍没有口袋,因此清帝腰带常挂荷包、香囊、扇袋等实用装饰物件。

  81 清石青缎彩绣平金龙女朝褂

\

  清宫后妃所用之朝服外褂,做工精细,纹饰繁复。按照清朝定制,后妃朝褂共有三种,其款式基本相同,以领后丝绦颜色的不同以显区别,皇太后、皇后为明黄色,其他后妃为金黄色,绦上所缀宝石亦有所区别,以显身份和地位的尊贵。

  此褂是清宫后妃所用第一种朝褂,圆领,无袖,长款对襟式。以缂丝制成,衣为石青缎料,绣以云龙图案,褂边为黑地片金卍字织锦缎,缝以铜扣。褂里为暗云龙纹红绸,中缀金色团寿字。

  82 清大红缂丝八团金龙单袍

\

  此袍圆领,大襟右衽,裾左右开,镶中接袖和石青色素绸接袖,马蹄形绣缎。清代后妃吉服之一,用于重大吉庆场合。大红缂丝为面,其上缂织八团金正龙、彩云、暗八仙、金喜字、海水江崖纹,下幅彩绣八宝立水及海水江崖。领、袖镶边两道,为黑色卍字织金缎边,黑缎织行龙、红蝠、流云、喜字边。

  龙纹采用缂孔雀羽线工艺,将孔雀翎毛上的羽绒一根根与丝绒捏合,缂织处的龙纹金翠耀眼,更显华贵。

  83 清品月缎彩绣折枝桃蝶女夹袍

\

  圆领,大襟右衽,直身,平阔袖双层,袖长及肘,不开裾。品月色缎面遍绣折枝桃花及蝴蝶纹样,寓意“长寿”,蝴蝶相对而飞,又有“喜相逢”之吉祥寓意。领、袖、襟镶边三道,分别为为斜卍字织金缎边,粉红缎地彩绣桃花蝴蝶,浅绿地水墨绣蝙蝠纹罗。衬袖镶浅绿地金鱼水藻纹绦,外缘蓝地斜卍字织金缎边。袍内衬月白罗里。缀鎏金扁圆铜扣五枚,领口缀鎏金圆铜扣一枚。

  84 清黑缎嵌点翠凤戏牡丹女帽

\

  此冠帽是清宫后妃在筵宴、节日、大婚等礼仪场合所佩戴的。帽子的胎是银制的,托是铜制,用铜片制作成花纹,再把翠鸟的羽毛镶嵌在上面,所以又称为“点翠”。这种工艺是明清时期宫廷常用的一种头式工艺。由于工艺复杂、取材稀少,所以非常珍贵。

  清宫后妃所戴点翠女帽,俗称钿子,其外形类于平顶斜帽。整个帽框由竹、藤等编制而成,再用黑绸网罩于帽框之外,帽两侧垂有黑纱,帽前后两面及边缘部分插有许多镶珠点翠,制成双凤、牡丹等图案。女帽戴在头上时顶部向后倾斜,上穹下广,形状类似覆箕。全帽做工巧妙,点翠众多且精美。此类头饰只能使用于宫廷,民间根本无法看到。

  85 清蓝缎绣五蝠捧寿织金边帽头

  清宫男子便帽,又称“小帽”,俗称“瓜皮帽”。此帽以蓝缎为面,由六瓣缝合制成,上锐下宽,每瓣绣有五只彩色蝙蝠围绕一红色团寿字,上部各有一只彩绣蝴蝶,因“蝠”谐音与“福”,此图案为五福捧寿,取“幸福、长寿”之意。帽圈为黄地绣黑色花卉纹,颜色雍容华贵,绣工繁复精细。帽顶正中缀有红色丝绒盘结而成的“算盘结”,下垂一尺长的红丝穗子,潇洒飘逸。

  86 清红缎钉绫花卉皮边女冬便帽

 

  这是清宫后妃在秋冬季节所戴的暖帽。又称为“坤秋”。除帽顶绣花及帽后飘带外,其款式与男子暖帽相同。帽为圆形,整圈帽檐上翻,毛皮朝外;帽顶为平顶,由六瓣合成,顶面以金银彩线刺绣缠枝菊花、海棠、牡丹、梅花、葡萄等图案,点缀有红、蓝料石,顶盖中心系有一红结。帽里为黑色缎面,帽檐后面钉有两条二尺多长、上窄下宽的锐角飘带,带面平金绣缠枝花卉和蝴蝶纹,颜色及材质与帽顶相同。走动时帽子后面的两条帽带随风飘逸摆动,非常美观。也有的女子在飘带角垂系铃铛,走起率来铃声悦耳,赏心悦目,更现满族妇女婀娜多姿的风采。

  87 清黄缎彩绣皮里花马蹄底鞋

\

  清宫后妃所穿的高底旗鞋。鞋以毛皮制成,皮革为里,表面为黑缎,以彩线细绣菊花纹饰,其下绣出三角形几何纹。鞋下部为香色缎,彩绣如意、元宝、花卉等图案。鞋前部以红线缝制鼻梁,形成鲜明的装饰,增加全鞋美感。

  88 清双龙纹国宝彩色长圆形墨(一套五件)

  清乾隆皇帝御制文房用具,制作精美,品相完整。此套彩墨一组共5枚,计为红色、黄色、蓝色、白色、绿色五种,除颜色不同外,各块彩墨形状与做工皆相同,均为扁状椭圆形,四边呈圆弧状,一面浮雕升降双龙、火焰纹图案,中间刻阴文填金色楷书“国宝”二字,另一面四边浮雕云朵纹,中间竖刻阴纹填金色楷书“大清乾隆年造”单行6字款。该套彩墨为清中期乾隆皇帝御用墨,文物价值与艺术价值重要,为沈阳故宫所藏清帝御用彩墨系列藏品。

  89 清正红色描龙戏珠斗方库绢

\

  此手绘团龙纹绢所用为御用库绢,染色艳丽典雅,绢面以金银描绘团龙纹,显威武庄严,以彰显皇权之威。此物保存完好,附带彩绘龙纹漆盒。彩漆描金盒,正方形,盒面中央描绘团龙,四角分别饰莲花一朵,枝茎绵绵,寓意吉祥。掀开漆盒,可见罩放卍字框架的隔撑,网为黑漆描金框架,上贴彩色锦缎,工整美丽,框架中央嵌制蝙蝠形金属饰件,以便提携,这层隔撑,可以避免开盒时产生的微弱气流将盒中的纸张带起,它与漆盒组成一个完整的纸张包装装置,从漆盒的工艺特征推测应是清代宫廷御制品。此类宫绢为内廷常用之物,于典礼节庆之日,写福寿字分赐王公大臣,宣示皇恩浩荡。

  90 清红木柄绿缎彩绣博古纹扇

  宫廷日常随身用品。此扇为多弧边长方形,扇顶微向后弯曲,扇面为绿色缎制,满绣五彩花卉、博古纹饰,另有金钱压纹边,扇中骨及边缘均用彩绣锦边制成。扇面与柄杆交接处有红缎五瓣梅花形装饰,花内绣有佛手、瓜、桃及五蝶图案。扇柄为红木制成,刻有花卉纹,柄两头镶有绿色骨饰。柄头系黄色丝穗。

  91 清檀木柄大红缂丝兰蝶扇

\

  清宫后妃日常使用的扇子,扇为芭蕉式,在桃红色地上缂织兰花、灵芝、蝴蝶图案。花枝偃仰有致,蝴蝶振翅飞舞,构图及铺排全依画理。双面透缂,两面纹饰相同。扇柄檀木制,留青竹、桃、灵芝、水仙等四季植物,有“灵仙祝寿”的吉祥含义。柄首尾两端牙头茜色,尾端缀黄色绦穗。柄上部配如意头形护托,缂织石榴纹、勾莲纹。用色以红、绿、黄为主调,配色和谐。

  此扇采用了缂绣混色法,即缂丝、刺绣和彩绘相结合。图案形体边缘为丝线缂出,其内添笔绘染。这种技法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制作难度,加强了装饰效果,丰富了艺术表现力。但是,缂丝制作中着笔增多,也成为偷工取巧的常用方法。乾隆以后,添笔逐渐增多,削弱了缂丝固有的纹理美和特色,成为缂丝艺术走向衰落的端倪。

沈阳新闻网

上一篇:海口荣获“海外游客最想去的内地旅游目的地”

标签
  • 沈阳故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