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美术创作写到民族复兴的历史上|侯凤岩专访 2024.03

来源:作者:时间:2024-03-17 20:19:13
  把美术创作写到民族复兴的历史上|侯凤岩专访 2024.03

\

  把美术创作写到民族复兴的历史上

  侯凤岩

  为中国美术培根铸魂

  侯凤岩,字训青,笔名石雨,辽宁沈阳人,曾进修于中国美术学院中国画专业,结业于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生院山水画硕士研究生课程班,曾任徐悲鸿艺术学院外聘教授,中国艺术研究院2008年、2009年研究生班任课教师,河北省美术家协会会员,三十五集电视剧《徐悲鸿》剧中中国画执笔及制作指导。曾于广州举办《印象岭南.侯凤岩个人书画艺术展》,出版有《当代实力派中国画作品集》。

\

\

\

\

\

\

\

  画家侯凤岩2008年毕业于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生院山水画创研室硕士研究生课程班,之后留校任课程班助理教师,侯凤岩与许多走传统路子的画家不同,他跳开了明清,独宗宋元,尤其元人的山水在他的笔下又有了新的时代感和生命力,不同于追求山水装饰味和动势的风格,侯凤岩更多在突出一个“静”的状态,这与画家的意识有关,走文人路子的侯凤岩则更多的吸纳了中国文人画的高峰,元代的成果,尤其以黄公望为首的元四家开创的清逸型山水的最高成就,但侯凤岩并没有全盘接纳,而是有限的吸收了元人画面的境界和笔墨的清新,舍弃了元人过于荒寒孤寂,不食人间烟火和逃避现实的出世思想,初看侯凤岩的山水,很有元代的格调,但细看其笔墨造型和立意布局又完全是从当代新的空间进行关照,这种以新的视角对新的环境的理解,结合对传统笔墨语言的熟练的运用,使侯凤岩的山水在现实的喧嚣中追求一种淡泊宁静,一种对平安美好生活的渴望,侯凤岩喜欢斜向取势,这样上部云雾缭绕的层峦嶂和下部细微刻画的树石形成有力的衬托,这种远近的对比关系又十分有利于延伸画家塑造画面境界的创作需求,以使不大的画面达到咫尺千里的空间效果,画家对山峰的造型和丘峦的交错讲究直角的构成意识,矗立的直壁和山顶平坦矶石形成他画面中的特点,正如上面提到的象征太平美好,和谐美满,与画面远处云烟出没和虚无缥缈的空旷相对比,近景掩映在从林中的房屋,画家着笔较多,表现了深山有人烟的传统情调,在画面的用色上淡青绿和浅绛的人文画法服从于笔墨的构型和境界的流露,书写了画家沿着传统脉络前进中仍不停的在探索人间的真情和历史的永恒。

沈阳新闻网

上一篇:中国乳制品工业协会举办“第三届中国乳业质量年会”某奶粉品牌获金奖

标签